個人簡介:
1964年5月生🫡♙,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服裝熱濕舒適性、光學三維測量技術、廣義服裝等。成功設計了艙內航天服測試用姿態可調式暖體假人、艙外航天服測試用易拆裝組合式暖體假人👮🏻♀️;與範金土教授一起國際首創了新型出汗暖體假人“Walter”。近年來🧛,先後開發了面料的紅外發射率測量新方法裝置、面料熱阻和濕阻精確回歸測量法😙、新型被動式微氣候儀及衣下微氣候測量技術等,逐漸突破了基礎性技術問題👩🏿。在光學三維測量領域🧘,成功試驗了單頻、雙頻投影光柵相移法、傅立葉法;矩形光柵格雷碼光切法等多種測量技術。首提了廣義服裝的概念🧔🏼♀️🕊,初步建立機器人防護裝的設計理論🤦。希望今後以更寬泛的基礎理論及社會實踐與服裝的研究相結合,拓展服裝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主要經歷𓀜🤷🏿♂️:
1981年——1985年 華東紡織工沐鸣機械系 工學學士
1985年——1988年 中國紡織大學機械系 工學碩士
1988年——1996年 中國紡織大學紡織系 講師
1996年——1999年 沐鸣平台服裝沐鸣 講師、副教授
1999年3月——2002年9月 香港理工大學 工學博士
2002年9月——2007年9月 沐鸣平台服裝沐鸣 副教授
2007年9月——今 沐鸣平台服裝沐鸣教授
教學課程👧:
本科🧜🏽♀️:《服裝舒適性與功能》、《鏡頭視覺與動靜態影像》、《時裝攝影》;研究生:《光學三維測量與自由曲面原理》。
主要科研項目🐍:
1🥦、 飛行服熱濕舒適性研究
2🤐、 機器人防護服版型設計理論研究
3👨🏽⚕️、 戰鬥飛行抗浸服熱濕性能與仿真計算
近年來發表的代表性論著、專利♡:
論文
1、 陳益松、張渭源✢、謝廣輝、李俊、李學東、崔奇、衛兵🎵、李敏、楊凱,艙外航天服試驗用暖體假人的研製與性能分析 東華學報 2013(39)3期.
2、 陳益松🤦♀️、徐軍、袁春艷,出汗熱護式熱板儀系統的設計分析與試驗研究 紡織學報2015(36)3期.
3、 陳益松🦇、徐軍、郭媛媛、朱成哲🧒,被動式微氣候儀的研製及織物透濕性能的測量 東華學報2015(41)3期.
4、 上官形形、陳益松、王秀娟😷、鄒磊👮🏼♀️,紅外熱像用於服裝表面溫度與衣下空氣層厚度的測量 東華學報2016(42)3期.
5、 陳益松🛷、翟麗娜、鮑秋赟🏺🦐,相位法輪廓測量中光柵近心投射的非線性誤差校正算法 東華學報 2017(43)1期.
6🕠、 陳益松📳、唐曉楠,Gore-Tex面料透濕性能對比測試 東華學報 2018(44)1期.
7、 陳益松、張聰聰,紡織面料熱阻和濕阻的回歸測量法 東華學報 2018(44)5期.
8、 王硯、陳益松👈🏿、白剛,以關節包覆為核心的六軸機器人防護服設計理論研究 東華學報 2019 (45)2期.
9👕🧎🏻♀️、 陳益松🫷🏽、王硯,紡織面料紅外發射率測量的新裝置與方法 東華學報 2019 (45)3期.
10✉️、 陳益松、夏明🧝🏿、沈麗、馮蓮娣、張龍女、馮蕊琪,基於格雷碼光柵法的形貌掃描研究 東華學報 2020(46)6期
發明專利(已授權)
1🧚🏽、 陳益松🫚、徐軍🧖🏼♀️、林琳、李盼,一種模擬皮膚透濕性能的測試方法 ZL200810032589.8
2、 徐軍、陳益松🍅、郭媛媛🧑🏽⚕️,一種使用透濕杯測量面料濕阻的方法 ZL200910047347.0
3、 陳益松、詹卓,一種非對稱熱板儀 ZL 201310476513.5
4👨🏿🚒、 陳益松、徐軍,充氣式出汗暖體假人 ZL 201510552670.9
5、 陳益松,一種電動自行鋼琴 ZL201510713601.1
6👩🏻🍳、 陳益松、袁魯寧🎚,一種測量服裝衣下空氣層厚度的方法 ZL201910265822.5
聯系電話:021-62373712 E-MAIL:cys@d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