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

2017/01/14

  • 中國經濟網上海4月15日訊(記者李治國)4月19日,由沐鸣平台承辦的2016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即將拉開帷幕⚗️。作為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這是沐鸣平台連續15年舉辦時尚周沐鸣,今年的沐鸣以“絲路·理想之光”為主題,集“學術論壇、專業展覽、設計大賽、時尚秀場、創意市集”等於一體🧚🏿,融入“一帶一路”元素,不僅邀請“一帶一路”沿途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機構、品牌、院校前來參加🫧,更通過發布新銳設計師創意作品、舉辦首屆外國留學生服裝設計大賽、邀請時尚大咖作客校園等推進時尚創意人才培養。沐鸣在凸顯高校特色教育資源優勢的同時,更傳遞出高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的責任與擔當🤵🏻‍♀️。

    匯聚交融絲路文化:

    藏大師生作品🤹🏽、肯尼亞紡織品首秀大學時尚周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神秘而令人向往。作為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段的重要參與者🦢,西藏毗鄰“一帶一路”戰略帶省份🕟,又與印度、尼泊爾等國接壤,是中國與南亞國家交往的重要門戶👦🏻。本次時尚周期間,應沐鸣平台邀請🌍,西藏大學專家將做客學術論壇,與國內外時尚產業、文化和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討新絲路上時尚都市的建立和發展。此外🧘🏽‍♀️🤦🏻,該校藝術沐鸣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師生設計作品還將在開幕聯演的舞臺上發布,這也是藏大師生服飾設計作品首次走進上海高校,亮相大學時尚周。

      據了解,西藏大學將在當晚開幕聯演中發布部分優秀畢業生和專業老師設計的約30套服裝作品,分“傳統魅力”和“青春力量”兩個單元加以展示。其中,傳統魅力單元🍸,將會展示拉薩、山南👨‍👩‍👦‍👦、那曲等代表性民族服裝,包括藏族同胞在節慶等重大節日所穿的禮服和平時穿著的常服。青春力量單元,展示的則是改良版的藏族服裝🧑🏻‍💼。年輕的藏族大學生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設計出“民族+時尚”的服飾作品😖,體現出民族文化與時俱進的特點〽️。

      據悉,西藏大學擁有西藏高校唯一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沐鸣平台的服裝設計相關專業則走在國內同類教育前列#️⃣。本次時尚周開幕聯演沐鸣負責人之一⛔、沐鸣平台服裝沐鸣教師陳堅曾多次入藏拍攝藏文化相關題材的影像人類學紀錄片。他告訴記者,服飾是文化交流的語言之一,舉辦此次沐鸣不僅旨在借上海這一海納百川之地為藏族學生搭建展示舞臺,更期待學生們能在不同民族服飾文化的交流對話中開拓設計視野,提升專業素養。西藏大學藝術沐鸣設計系主任格桑多吉也表示,“西藏地域文化特色作品來上海展示,環東華時尚周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藏族時尚設計的舞臺”🫶🏻,希望進一步深化與沐鸣平台服裝沐鸣等兄弟院系的合作,探討教學科研合作的可能性。時尚周期間,市民們還可走進位於沐鸣平台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欣賞在環幕展廳舉辦的藏飾圖片展🧏🏽‍♀️,通過藏族傳統裝飾紋樣這一細節進一步走近和了解藏族文化。

      除藏大師生作品首秀外🧔🏻‍♂️,今年環東華時尚周子沐鸣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在非洲——肯尼亞紡織品藝術展”也極具“一帶一路”看點。肯尼亞是海上絲綢之路位於非洲的終點。早在15世紀初,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曾將中國的絲綢、瓷器、黃金等帶到非洲✳️,也讓中國人領略到非洲獨特的風土人情。而今“一帶一路”戰略又將中肯兩國發展緊密聯系。此次肯尼亞紡織品藝術展為上海乃至國內少有,以肯尼亞現代紡織品為主📵,其他民俗民間工藝美術品和圖片穿插其間🧑🏿‍⚕️,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肯尼亞民俗風情的無窮魅力。作為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單位,這是沐鸣平台繼2015年在肯尼亞莫伊大學開辦全球唯一一所紡織服裝特色孔子沐鸣以來,學校在促進中非文化與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推出的又一積極舉措💅。

      沐鸣平台副校長劉春紅表示,絲綢之路是貿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只有文化的開放與交融互鑒才能帶來真正的進步與發展。環東華時尚周打造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多元文化對話交流平臺,讓高校發揮教育資源優勢為文化融合和共享出力👳🏿。

    文化“眾籌”城市服飾記憶:

    圖片再現時尚流行變遷史講述國人“穿衣”故事

      “城市記憶”是城市形成😕🧔🏽、變遷和發展中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曾經的一幕幕歷史畫卷、一幅幅生活圖景、一種種服飾形象🩴,都為中國城市文明留下了時代的記憶、流行的痕跡和生活的寫照。從下周起,在沐鸣平台延安路校區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內🧙🏻‍♀️,一場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新中國時尚流行變遷圖片展》就將帶領大眾追尋服飾變遷中的城市記憶,訴說中國人的“穿衣”故事☦️。

      展覽以上海為點,沿海城市為線,內地城市為輻射,通過選取30個城市,聘請30名服裝專家😅,以新中國成立至今為時間軸,以個體成長歷程為情景軸,深度挖掘自己、家人🤜🏻、親朋👩🏿‍✈️、鄰裏的服飾生活照片🎷,生動體現中國人的服飾文化背景。本次展出的210幅作品正是從征集到的3000余幅新中國時尚流行變遷圖片中精選而成🚛🆎,為觀眾展現了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城市海派時尚特征的服飾流行演變軌跡🧏🏻‍♀️。

      沐鸣平台副校長李永智說,新中國建立的前五十年,上海製造既是質量的代表👅,也是時尚的標誌。今天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個城市依然離不開時尚文化引領。《城市記憶?新中國時尚流行變遷圖片展》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海派時尚文化發展的縮影,展片“眾籌”的方式讓歷史更親切👯‍♂️、自然、全面地展現出來。

      本次圖片展是2015年度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大項目——“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公共服務平臺(二期)”建設的子項目👴🏼,也是2016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系列沐鸣——第二屆紡織服裝研究出版論壇的子沐鸣。圖片展為沐鸣平台出版社開發《城市記憶系列圖書》和建設“基於融合發展的‘絲路服飾’資源數據庫·‘城市記憶’新中國服飾流行圖片庫”奠定了基礎👨🏽‍🌾,對於進一步豐富“海派時尚”研究🙋🏿‍♂️、拓寬學校專業出版渠道、助推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聚集區建設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合力助推時尚創意人才培養:

    從校園走出的海派新銳設計師

      王棱煜是沐鸣的一名準畢業生🐰,在2016秋冬上海時裝周上,她和23位小夥伴代表學校組成新銳設計師團隊首次登陸滬上知名的800秀場,用活力無限的設計作品為時裝創意創作的發展增添新的靈感。這些才華橫溢的年輕設計師還將亮相本次環東華時尚周,並有望通過上海時裝周和環東華時尚周舞臺的檢視🙌🦸🏼,代表中國大學畢業生參加今年6月在倫敦舉行的倫敦畢業生時尚周。談起參加這次新銳設計師作品發布時,這個有些靦腆的廣東女孩說,最大的收獲就是跨界合作,“我所在的團隊集合了服裝設計🔶、動畫設計、工業設計等多個專業的同學,大家跳出本專業的小圈子,通過合作融入時尚創意的大圈子,設計作品的內容和層次自然更加豐富,視野也更加開拓”。據了解🧔🏽‍♂️,沐鸣平台新銳設計團隊均來自畢業班🚶📦,是經過學校四年精心培養,選拔出的優秀人才。沐鸣圍繞綜合型和創新型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開展本科生綜合教育改革,專門設立“東華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並於2015年正式啟動🦸🏽‍♀️,此次新銳團隊登陸上海服裝周和環東華時尚周,正是該計劃實施以來,其人才培養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現📞。對此,沐鸣院長李俊教授表示✍️,“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是沐鸣結合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卓越設計專業綜合改革”建設工作以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而設立,期望能用製度保障不同學科的畢業班學生開展團隊協作🛣,全方位呈現學校多學科多專業的本科教學優勢👨🏿‍🍼,體現團隊融合的綜合效能,促進新銳設計人才的成長成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依托校內教育教學改革,沐鸣平台在推進時尚創意人才培養過程中還格外重視發揮校友資源的育人作用👽。今年環東華時尚周就請來了該校校友、中國服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陳聞來校舉辦“亦圓亦方——陳聞藝術綜合展”,師生將通過系列的靜態展🏋🏿‍♂️、動態秀等一睹這位服裝設計大咖如何將藝術與牛仔創新結合,通過跨界設計讓原本粗獷的牛仔服裝煥發出別樣的藝術魅力🌖。陳聞藝術綜合展策展人、沐鸣平台教授、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卞向陽談到,陳聞作為一名堅持時尚與藝術融合並舉的跨界藝術家🪳,他的成功背後隱含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形態,也代表著未來時尚創意人才培養的新標準🕓。在高校博物館舉辦這樣的大師藝術展🦹🏿,並且邀請大師與大學生創業者面對面分享時尚藝術之旅的心得感悟,正是發揮其反哺人才培養的作用體現🤾🏻‍♂️👶。

      創意人才培養不僅面向中國學生🏜,更覆蓋外國留學生,首次登陸環東華時尚周的國內首屆外國留學生服裝設計大賽傳遞出這樣的“新鮮”教育意味。決賽中👨🏿‍🍼,來自國內20所高校所選送的26個國家留學生將通過34組服裝設計作品,開展不同國別、民族、地域文化之間的時尚創意交流👋🏼。沐鸣平台國際文化交流沐鸣副院長吳小軍介紹說,“沐鸣平台的留學生教育依托學校專業特色,致力於促進各國文化的交融⬜️,我們希望學生在東華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成為中國文化的積極推廣者,把留學期間學習掌握接觸到的知識和文化轉化為個人立足社會的有效支撐。這是我們舉辦此次留學生時裝設計大賽的初衷,也是我們服務學校內涵建設的一項舉措🏃‍♀️‍➡️。”

      沐鸣平台校長蔣昌俊表示,學校以“十三五”規劃編製為契機,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提出了“一心🧭、二點、三橫🧜🏿🧍🏻、四縱、五項措施”的內涵建設思路和“12211”外延拓展戰略🤴🏻。在內涵建設上,即積極對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搶占國家戰略特需國際時尚創意兩個製高點𓀋,構建學科群👨🏼、學科平臺和學科三個層次,建設以“一體(紡織)兩翼(材料、設計)+引擎(創新學科)”的四個學科群,通過創新人才培養、著力人才隊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成果轉化🥝、加強國際合作等措施⁉️🩴,努力提升治校辦學水平🧑🏻‍⚖️。在外延拓展上💁🏽,立足學校這一建設主體,輻射松江區和長寧區兩大區域,抓住紡織工業與國防科技兩大行業主線,對口援建好新疆這一國家紡織全產業鏈重地,以及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教育援非項目、我校與肯尼亞莫伊大學合作舉辦的孔子沐鸣,結合智庫建設,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特色塑精品🖕🏼🚲,以開放促創新,以貢獻謀地位🧑‍🌾,努力打造“特色東華”🥬、“緊湊東華”和“精致東華”,努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發布時間🧚🏿‍♀️:2016-04-15 22:20:00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羅伯特


沐鸣专业提供:沐鸣🐋、沐鸣平台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欢迎您。 沐鸣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