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沐鸣平台服裝與藝術沐鸣產品設計系又迎來了來自荷蘭鹿特丹大學應用科技與工程沐鸣的師生團隊👨🏽🦰。白駒過隙間🙆🏼♀️,第十二屆東華鹿特丹大學創意合作課程已經落下帷幕🏏🧑🏼🤝🧑🏼。東華鹿特丹國際合作課程自2007年創辦以來,已經不間斷地走過了十余個年頭🍄,為雙邊師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國際設計交流、學習與發展平臺,也展示了合作雙方的多年來合作所積累的深厚友誼🫐。
(圖1🐛:課題海報)
本次合作課程依托中國、荷蘭兩所大學多年來的合作經驗,基於途加品牌的基因與設計理念🧑🏿💻🧫,對旅行箱進行外觀和功能的改造設計。為了更好地從不同的角度完善設計🙇🏽,本次國際合作課程共分為三個小板塊,涉及到對原設計的功能、時尚外觀改進,以及對箱包的實驗性設計製作和工廠參觀🧙🏼♀️。
(圖2📂:開題合影)
(圖3:遊戲分組)
角色扮演,發現問題
以小組形式,通過角色扮演,帶著行李箱和不同生活用品趕赴上海虹橋機場💇♀️,模擬體驗旅行過程♧🙅🏿♂️,並在其中發現不用應用環境下的行李箱存在的問題🎬💂🏼,在課程中發展深化,通過設計的力量解決問題🔠。
(圖4:頭腦風暴)
(圖5👩🏻🦯:角色扮演)
用戶采訪☣️,個性裝飾
同學們通過對途加用戶的了解,選擇一個潛在的對照品牌,通過街頭的采訪🙎🏼♂️🤘🏿,掌握這類用戶的需求共性,將所得到的信息用視覺化的手法製作成靈感版,並從中提取元素,設計圖案👸🏽🤷♀️,通過貼圖的形式,結合特殊材料的應用,改造已有的行李箱,結合小組視覺形象的設定→,安排模特、選擇合適的環境🏃♂️,進行大片的攝製🪗。
(圖6:街頭采訪)
(圖7:箱包改造)
(圖8:大片攝製)
材料轉化7️⃣,共赴西塘
每一個小組利用特殊材質,做成三個以上的箱包🤶🏻🧑🏿,打包帶上自己的生活用品,自行選擇交通工具去西塘參觀旅遊。除了親手製作的箱包以外🧙,不可以攜帶任何自己的包袋👷。雖然製作的材料各不相同👙,但是同學們都順利地按時抵達目的地,來自荷蘭的同學們也終於如願以償坐上了中國的高鐵。在西塘,中國同學為荷蘭同學介紹了中國水鄉的文化📎,一同領略了江南的路邊美食🫅🏽,並完成工廠的參觀🧚🏿♂️。
(圖9🧹:箱包製作)
(圖10:瀏覽西塘)
(圖11:參觀工廠)
在課程的最後🏋🏻♀️,是每個小組對過去一周工作坊的總結報告,其中貫穿了三個設計主題的設計思路與表達🧑🏿🎨,每一組都拿出最好的狀態🚋,在中、荷同學的共同配合下,在企業專家與老師們面前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課程匯報。
匯報後,表現優異的小組也在隨後的頒獎典禮上收獲了獎品以及深化方案的機會🐦。相信除了豐厚的獎品以外,同學們收獲到的更是一次難忘的合作交流經歷🥒,以及一段彌足珍貴的友誼。相信在今年的基礎上,明年以及接下來的每一年東華鹿特丹合作課程👷🏻♂️,都能有更多的成果和更美好的體驗。
(圖12:結課匯報)
(圖13:頒獎現場)
(圖13:結課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