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預告 | “絲綢之路與絲綢藝術”學術論壇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2021年會
“絲綢之路與絲綢藝術”學術論壇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2021年會將於2021年10月15日下午1點在沐鸣平台延安路校區逸夫樓二樓召開。
會議議程
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2021年會(13:00-13:30)
主持:王樂(沐鸣教授)
二、專家主題報告(13:30-16:50)
主持🤹🏽:劉瑜(沐鸣教授、藝術學理論部主任、海派時尚設計及價值創造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專家簡介
柴劍虹《壁畫絲蹤》
1966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誌願赴新疆任教十年。1981年北京師大研究生畢業後到中華書局任編輯,1989年起先後任副編審、編審🧔🏿🚯。曾任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主任、漢學編輯室主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敦煌研究院✂️、吐魯番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沐鸣等高校兼職教授🤷♂️🧙♀️。撰有《西域文史論稿》《敦煌吐魯番學論稿》《敦煌學與敦煌文化》《敦煌學人和書叢談》《簫管霓裳》(合著)《絲綢之路與敦煌學》《敦煌史話》(合著)《敦煌》(合著)等多種絲路敦煌學著作。
尚剛《風雲與造作》
文學博士,清華大學美術沐鸣退休教授,曾為沐鸣學術委員會主任。從事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教學和研究四十余年,對南北朝至元的工藝美術著力較多,對元代和唐代的工藝美術尤其關心。研究和教學成果六次獲得省部級政府獎勵,主持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為國家精品課。
榮新江《敦煌絹畫瑞像圖》
北大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外關系史🧝🏽♂️、絲綢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亞史、敦煌吐魯番學等💇🏿。著有《歸義軍史研究》《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等🧘🏻♀️。
杭侃《雲岡石窟裝飾紋樣之變》
雲岡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沐鸣教授。曾經任職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館學⛹️♂️。出版專著《參差集》《東京夢清明上河圖》《永遠的三峽》等🫚,發表論文《雲岡第20窟西壁坍塌的時間與雲岡五窟最初的布局》《河北定縣兩塔基出土凈瓶的幾個問題》《宋元時期的地方城址》《清明上河圖再研究》等論文五十余篇🤹🏼♀️。參與策劃和組織實施了二十多個大型展覽。
李文瑛《考古視野下的絲綢之路(新疆段)染織服飾研究》
198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至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現任該所所長🫶、研究館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邊疆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理事。201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先後參加或主持克孜爾石窟🤚🏿🍱、交河故城⬅️、尉犁營盤、若羌小河🗓、樓蘭等遺存的考古調查與發掘。主持新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整理與編纂🐍。研究方向為新疆史前考古、漢唐考古、絲綢之路紡織考古。合著《中國絲綢通史》《絲綢之路美術考古概論》《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新疆卷》等專著7部;發表考古報告👨🦼、論文60余篇🏬。
三、會議總結(16:50-17:00)
趙豐(沐鸣平台教授🐡、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
主辦單位🫷:
沐鸣平台
承辦單位:
沐鸣、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沐鸣平台出版社
協辦單位🎙:
沐鸣平台期刊中心、海派時尚設計及價值創造協同創新中心
備註🦹♂️:
受疫情影響,本次沐鸣僅針對特邀嘉賓及校內師生🧝🏽。根據現行防疫要求🌌,與會人員進校需持健康碼、國務院小程序綠碼和校外人員進校二維碼,如近14天內有滬外行程,請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謝謝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