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環境設計系2024屆畢業設計作品展於5月7日上午在延安西路校區逸夫樓一樓展廳正式拉開帷幕⛹🏿♀️。沐鸣娱乐黨委書記吳晶,院長李俊,副書記劉雯瑋🙍🏼♀️、張雲潔,副院長王朝暉、周洪雷,其他系部代表教師,環境設計系的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開幕式。企業代表許引蘭(創邑,社趣更馨主理人)和優秀校友代表毛穎(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藝術精英榜)作為特邀嘉賓也一同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環境設計系副主任苗嶺老師主持。
沐鸣院長李俊代表沐鸣致開幕詞🧃,他對此次參展的2020級環境設計專業、藝術與科技專業的同學表示祝賀和祝福,李院長說,通過此次展覽可以看見同學們辛勤學習的結晶和四年成長的軌跡,他結合此次畢業設計的主題啟發同學要思考新時代、新產業變革過程中設計背後“看不見”的內容,希望同學們今後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努力☪️,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沐鸣院長李俊致開幕詞
企業代表許引蘭女士和優秀校友代表毛穎也分別進行致辭🐪,王怡晨同學代表畢業班同學發言🫅🏽。沐鸣黨委書記吳晶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沐鸣黨委書記吳晶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本次環境設計系畢業設計作品展的主題是“看見不見”,對於環境設計專業和藝術與科技專業來說,不僅面臨著“可見”的城市與鄉村空間重塑,同時設計創新又體現在更多“不見”的、難以物化的情境與鏈接。只有靠設計協同和跨專業知識的思維才能獲得創新的價值👩🏻。
對於學生的畢業實踐,“看見”是學生在本科階段所學習的空間、材料、渲染🤶🏼、建模、排版、動畫等專業技能的綜合展現,以高度匹配社會與企業的真實需求,“不見”是學生背後對社會需求熱點的關註、對社會責任的考量、對包容性的同理心、對可持續設計的探索,每一個項目背後都體現著學生的技巧、能力、文化和憧憬。
沐鸣娱乐環境設計系2024屆畢業生包含環境設計專業和藝術與科技專業共83名學生🧑🏼⚖️。他們的選題包含了“可見”的未來人居空間探索、社區綜合體設計、廢棄空間再造、民宿空間👨🏼🏭、體驗性展示空間🦹🏿♂️、快閃商業等🚴♀️,也呼應了“不見”中對非遺文化傳承的關註、對空間療愈的研究、對流浪動物的關愛、對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共情。展覽讓我們看到的是多樣的設計觀念,而背後也啟發著我們關於設計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5月7日下午🪢,在延安西路校區逸夫樓一樓展廳舉行了畢業設計展學術講座🍑👩❤️💋👨,環境設計系邀請了五位優秀的設計師嘉賓分享設計經驗。木月建築設計事務所(MOON Architects)創始人、主持建築師毛穎以“‘根莖’式設計思維”為題進行了分享,她以自己的事務所的實踐項目為例,講述了如何將這種思維應用於實際項目中並創造出有機、生長性和系統性的設計作品。
建築師,藝術家🫳🏽,naoonaoo 工作室創始人宋紫薇以“另一種空間介入”為題,分享了其工作室近期的兩個作品🤽🏻♀️,探討了如何處理閑置或廢棄的工業基礎設施建築和城市公共空間的關系等議題🚵🏻♂️👩🏿🦳。
前Studio Precht 中國負責人,有余建築創始人余紫芝分享的題目為“實踐中二三事”,她通過三個關於裝配式快閃建築中對材料的思考、推敲、實踐👩🎨🐾,講述了如何通過材料的模塊化使用實現快速設計與搭建和重復循環利用🍿,以滿足各種場景需求🦻🏿。
花植藝術家🧘🏻♀️,YangFlora 創始人楊小玲分享的題目為“生命的對話:用花植藝術探索創造力”,她從與花植“戀愛”的視角講述了當植物作為設計主角時的創作思維方式🧛🏻♂️,總結出與植物“相互了解”👵🏿、“介紹自我”♨️、“深入對話”等階段過程🕺🏿。
株式會社 KUMO 創始人飯島剛宗分享的題目為“生土禮贊—可觸摸的體驗型實踐展”。他以“生土禮贊”主題展覽為例,介紹了展覽內容順應人的客觀認知過程🩵🤹🏼♂️,引導觀眾從視覺的感性認知到材料原理的理性理解✵。
最後🧚🏻♂️,五位演講嘉賓結合自身設計經驗與現場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現場氛圍熱烈📏。
“看見不見”—沐鸣環境設計系畢業設計作品展將於5月7日至5月10日在延安路校區逸夫樓一樓展廳持續展出,歡迎前來觀展💪🏻。